永盛种植百科网
首页 > 药材资讯 > 女参王的致富路

女参王的致富路

素有“人参之乡”的集安市清河镇,走出了“女参王”王桂秋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王桂秋的目光瞄向了日益火爆的人参市场。她卖了家里的一头猪,拿着200元钱到生产队收购了半袋参,卖了1700多元钱,这在当时可是笔不菲的收入。 从此,王桂秋的脚步就停不下来了,迈出了大山,迈向大江南北。 生意越大,视野也越开阔。王桂秋发现南方市场对野山参的需求非常大,而且她也清醒地认识到,靠传统砍伐林木发展人参的方式最终只能是自毁财路,于是爱琢磨的她想出了林下种植的主意。 1985年,26岁的王桂秋承包下1000亩的林场,开始了林下种植人参的尝试。 王桂秋说:“以前种植人参,破坏了林地,种过人参的土地养分被人参吸收掉了,30年以后再种人参都不行。另外,林下参年头久了,和原生态的野山参一样,还不破坏生态环境。” 种植林下参成功后,1995年,王桂秋又开始进行人参加工,经济效益逐年增加。1996年,她投资10多万元,将原先200平方米的人参加工厂扩建到3000平方米,年实现利润30多万元。 王桂秋的林下参富了自己,也带活了集安的整个人参产业。近年来,集安市委、市政府深入实施“入林下田”战略,大力发展林下参和非林地栽参,加快转变人参种植方式。全市林下山参发展到15万亩,非林地栽参1.5万亩,几年来共保护节约林地17万亩。 人参种植方式的转变,让王桂秋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。经过30年的打拼,王桂秋创立了集安市吉聚参业有限公司,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,可加工红参、西洋参、大力参、生晒参、深键参、礼品参等16个品种,年加工水参25万斤,各种成品参30多吨,年产值1000万元,收入达百万元以上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药材资讯 多点开花瘠薄地...
云阳县龙角镇新立村,林地比耕地要大得多,打眼望过去,几乎找不到一块开阔的平地良田。这里的土质为红沙土,土壤稀薄,保水性差,如今这片贫瘠的红沙土有了不一样的...
药材资讯 地道中药材分布...
“药材好,药才好。”要想药效好,就得保障中药材的质量。然而,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”中药材根据地域的不同、气候的不同等,...
药材资讯 因地制宜抱团发...
如火7月,走进宣恩县万寨乡中台村,一排排农村新居错落有致,通村公路宽畅平坦。伴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,昔日的后进村如今变身“后劲村”,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稳。...
药材资讯 回龙农民引种非...
9月16日,在回龙乡浒洲村一个普通瓜棚里,一个个表皮坚硬、凹凸不平样子奇怪的瓜果挂满瓜架,村民正忙着采摘,装箱准备运往外地。 “这是从非洲沙漠引进的一种水...

强力推荐